察觉到朱元璋满是贪婪的目光。
朱檀微微挑了挑眉,朝着朱元璋使了个眼色。
后者心领神会。
给了朱檀一个“我懂”的眼神,当即开口道:“老十,这次你功劳最大,说,想要啥赏赐!”
朱檀勾了勾嘴角。
迈出一步,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。
“父皇,儿臣不要赏赐。”
“身为大明的王爷,儿臣只想为大明,为百姓,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
此言一出。
朱元璋身为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目光在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二人脸上扫过。
看看!
看看!
你们这些个当哥的,还没老十这当弟弟的觉悟高。
知道咱缺钱缺粮,还伸手来要,就不知道自己想办法?
被朱元璋这么一瞧,朱棡和朱棣皆是将头低了下去。
然后一脸幽怨的看了眼朱檀。
朱元璋沉吟俄顷。
笑道:“老十啊,你鼓捣出来那个旱稻,在老三和老四的封地,能不能种?”
闻言。
朱檀缓缓点了点头,“自然可以。”
不等朱元璋开口,朱檀又道:“父皇,儿臣有一事,还要父皇恩准。”
“说说看。”
“父皇,虽说纳哈出与平章果来已死,但起残余势力,已悉数退守辽东。”
“儿臣请命,率军亲往辽东斩草除根!”
一听这话。
朱元璋微笑颔首。
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。
“你能有这么个想法,咱心里甚是欣慰。”
“这件事,咱准了!”
“说,你需要多少兵马?”
“三万!”
没有迟疑。
朱檀即刻就做出了回答。
“嗯,咱就给你三万精锐,随你前去浇灭纳哈出残部。”
“儿臣领旨!”朱檀拱手一礼,接着道:“同时,儿臣想要就藩辽东,为大明镇守边塞!”
此言一出。
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皆是愣了一愣。
“父皇,纳哈出此次造反,整个辽东被其祸害得满目疮痍,辽东的百姓更是死伤过半。”
“既然儿臣此去,乃是要彻底拿下整个辽东。”
“那么,自此辽东便将尽归我大明所有。”
“辽东土地开阔,若是种上旱稻,这对于整个大明,都将会是一大助力。”
“且辽东与女真各部及高丽接壤,此次纳哈出叛乱,女真与高丽作为我大明附庸势力,却是没有丝毫动作。”
“届时,儿臣也要去敲打一番!”
朱檀娓娓道来。
说的头头是道,字字珠玑,句句在理。
直让在场众人皆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。
若是换做以前。
朱檀说出这番话来。
所有人都只会当做一个笑话来听。
但如今。
朱檀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。
一身功夫,更是无人可出其右。
去辽东坐镇,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。
要知道。
放眼整个大明。
辽东的战略位置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。
朱檀前去就藩。
朱元璋心里自然也能放下心来。
若是换做他人,只怕不一定能压住周边各种势力。
而朱檀。
在默默签到三年以后。
也将以北平一战为契机。
实施自己高筑墙,广积粮的计划。
而一隅之地的兖州。
绝对没法支撑起他的野心!
“父皇,儿臣以为,老十去辽东,的确乃是最为合适的人选。”
见朱元璋似乎有所犹豫。
一旁的太子朱标迈出一步。
朝着朱元璋拱手一礼,徐徐开口道。
话音落下。
燕王朱棣也迈步而出,“父皇,儿臣附议!”
见状。
一直不曾说话的蓝玉。
眼角余光微不可查的瞟了朱檀一眼。
他身为太子朱标的舅舅。
乃是太子背后势力的绝对核心。
自从常遇春死后。
他这做舅舅的,自然就成了朱标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武将,没有之一。
而蓝玉。
自然也会因为自己这一重身份。
对其余皇子心生猜忌。
在此之前。
他便不止一次在太子朱标面前,说这燕王朱棣,存有不臣之心。
只不过。
朱标并未放在心上罢了。
而现在。
朱檀立下不世之功,在众皇子之中异军突起。
这也让蓝玉心里生出了一丝忌惮之心。
而他心里的想法。
察觉到其目光的朱檀,自然是一清二楚。
早在成立天机阁之初。
蓝玉!
这太子朱标的舅舅,朱雄英与朱允熥的舅老爷。
便就是他让天机阁谍子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。
终于。
在一番思量过后。
朱元璋便就点了点头。
“准了!”
“不过……”
朱元璋瞳孔微缩,凝视着朱檀的双眼,一字一句道:“修建王府的事,咱只能出一半的银子!”
朱檀:“……”
……
Ps:今天第八更,有人么?卑微小作者,求点数据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