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一游小说网>历史军事>大明:朱元璋:让你监国没让换代> 第十章 朱元璋的选择,确立皇太孙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十章 朱元璋的选择,确立皇太孙(1 / 1)

人情冷暖,如人饮水。

更是冷暖自知。

对于此时的朱元璋而言,在接二连三不断失去至爱亲人后。

万念俱灭之下,终于是看到了最后一缕的曙光了。

这一缕犹如划破黑暗的晨曦。

使得朱元璋燃起了一份心念。

更是想用时日无多的生命,为自己打下的江山献上最后的心力。

再瞧着眼前的孙儿,特别是朱允熥。

一切心中也都有了一个决定。

无疑允熥不管从任何地方来看,都远远超出朱允炆这个皇长孙。

不管从文韬武略,还是野心抱负,终究是有别于云泥。

最为重要一点的是,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。

自己可以将朝廷交给允熥这个好孙儿来监国。

从而自己就能用所剩无几的生命,开创属于自己的万世伟业和完成自己心心念的宏伟愿望。

而且在自己活着的时候,也能看到这个小子,到底能不能做到他说言的事情。

做到了,那百官们自然也就心悦诚服,自己也能安心走完生命最后一程。

若是做不到,也好在弥留之际再行更换。

总之,不管从任何一个地方来看,眼前的朱允熥都是自己最好的选择。

朱元璋这个时候决定了,要改立皇长孙,更是要将国家交给朱允熥来监国。

只要允熥做得好,哪怕自己百年后,自己的结拜兄弟徐达,想必也会服从熥儿的领导。

至于蓝玉那样的骄兵悍将,到时候也就看自己孙儿的了。

杀还是不杀,全凭孙儿意思!

如果允熥做得不好,那么临走之前,哪怕改换允炆。

自己也将会按照密报里面所言的那样。

将这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骄兵悍将,还有重臣文官们,全部带走!

一并去那阴曹地府,再闯出一番基业。

反正不能留他们威胁自己的孙儿。

朱元璋心中一叹,望着朱允熥的眼神里,倒有几分期待。

他希望朱允熥做到!

因为至少,自己就不能赐死好兄弟徐达了!

徐达是所有人之中,自己最不愿痛下杀手的。

所以,希望允熥能做到,做到一个能领导大明,服百官众将的圣明君主。

如非必要,谁又愿意亲手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呢?

唉!

蓝玉?

淮西勋贵的头目,骄兵悍将的典型。

嚣张跋扈,而又狂妄不已,这样的武将。

得让孙儿好好注意一番,哪怕现在就杀掉,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意见。

不过,总归还是交给允熥自己来做决定。

现在还不到动用自己那份密报里的决定时。

特别是,看到允熥如此出众!

也许不用做到那份——决绝!

朱元璋站起身来,望着下方乖乖站着的朱允熥,将桌上的大明洪武皇帝的玉玺给拿了起来,就这么走下了龙座,走出了龙座玉案。

一步又一步的来到朱允熥跟前。

“跪下!”

朱元璋冷声说道。

朱允熥,朱允炆齐齐跪下。

这个时候的朱允炆满脸绝望!

至于朱允熥那是心都要快跳到嗓子眼了!

终于等到这一刻了!

“允熥听旨!”

“孙儿,恭听圣旨!”

朱允熥深吸一口气,叩首作揖,俯身一拜。

这一刻,自己不是跪自己的爷爷。

更是拜的朱元璋。

大明的皇帝。

此时自己拜的不只是一个人,而是大明朝的规矩。

这一拜之后,大明朝,将有自己的一份。

将有自己的存在!

人怎么算死?

被人遗忘就算是死亡了!

自己不想被遗忘,更不想穿越一次落寞无名。

这一次的赌——赢了!

“朕朱元璋,将咱大明皇帝的玉玺交给你了允熥,从此以后,你就是大明朝的监国,若有朝一日咱不在了,爷爷我走了,你就是我大明朝的皇帝,除非爷爷亲口更改,不然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,就是朕的传位诏书,玉玺为证,天地日月可鉴!——接旨!”

“孙儿朱允熥,定会披肝沥胆,竭力尽志,强我大明,富我天朝!定会让中华文明,传播到长城以外,海外番邦,滋养天地四海,九州万方黎民,再现上国之尊,万国来朝的波澜壮盛!”朱允熥坚定不已的说着,同时抬起头来,双手接过那镶九龙的黄田龙玺。

大明洪武皇帝的玉玺!

接过它,就代表了接过了政权。

接受了大明皇帝的权柄!

同时,这一刻,朱允熥也无比警惕起来。

因为自己很清楚,无数双眼睛也会开始盯着自己。

盯着自己的皇位。

一有不慎,一夜倾覆,都有可能。

自己目前的地位,就跟着玉玺一样脆弱。

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碎琉璃脆。

这个道理,自己明白,也很谨慎。

接下来的每一步,自己都要走好了。

一不小心,可就是万劫不复!

“孙儿,你放心做你想做的事情,一切还有皇爷爷顶着呢,咱家将一切都交给你了,你我爷孙推心置腹,岂会相负?好好干,爷爷给你撑腰,大明的洪武皇帝为你站台助威,你可得为咱家为爷爷争气,为你爹娘争光,更要为我大明谋万世太平!”

“孙儿,领旨!”

朱允熥叩首一拜。

手捧着沉甸甸的玉玺。

心中却十分的冷静。

明日早朝,才是最大的考验。

自己已经准备好了!

那就来吧!

——沧海横练,方显英雄本色!

……

次日,早朝。

奉天殿上。

文武百官们位列朝堂之上。

而就在这最前面的位置,却令人有些意外。

因为一个不过十六岁的俊秀少年,稍显文弱的模样,就位列在百官之首。

而且居然不是朱允炆这一位皇长孙!

而是过世太子朱标的三子——朱允熥。

一时间,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,不由得每一个都议论纷纷起来。

甚至连那些武将们,也都悄声议论不断。

这皇长孙来,大家还能理解。

毕竟太子过世后,这皇位不出意外,大家都觉得一定要落在皇长孙朱允炆头上了。

既然要落到这一位皇长孙身上,那必然要提前来熟悉朝政来监国理政的。

可怎么不是皇长孙朱允炆呀?

而是朱允熥这个太子的次子!

怪哉!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