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一游小说网>历史军事>大秦:我高要,开局夺易小川命运> 第三十七章 纠结的易小川,兴奋的祖龙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七章 纠结的易小川,兴奋的祖龙(1 / 1)

虽然高要和易小川此刻的心情都是震惊异常。

但目光对视的这两人。

心里想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。

而心里更惊讶的。

显然是易小川。

听到了嬴政的话后。

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大秦历史上的奸佞小人赵高,居然是自己?

怎么可能??

这个结果,让易小川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。

以至于,都忘了对嬴政的话做出回应。

高要吃惊的是。

这命运之力果然厉害。

本来高要以为。

历史已经在自己的影响下。

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。

没想到的是。

哪怕没有进宫做太监。

易小川还是受到了命运之力的影响。

改名成了赵高。

最扯的是。

易小川改名成赵高这个事情。

完全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。

如果此刻的高要知道了嬴政隐瞒身份的真相的话。

高要就会知道。

命运之力比自己想象的,要更为神奇。

一边的贴身太监此刻都有些着急了。

这个小太监也太没有眼力了。

陛下赐名这种好事。

居然没有任何反应。

下意识的。

这个太监就想提醒易小川谢恩。

毕竟,对于嬴政的话语做出回应。

这已经是这群太监脑海里,根深蒂固的观念了。

但这个太监一想到高公子还在。

而此刻,自家陛下也没有露出怒容。

这个贴身太监也就明智的闭上了嘴。

没有开口斥责易小川。

给自家陛下身份保密。

是自家陛下着重强调过的事情。

这个贴身太监,可不敢违抗始皇帝的命令。

易小川在一旁,不停的喃喃自语。

“我是赵高??”

“我居然是赵高??”

易小川实在是结束不了这个结果。

在宫里的这段时间。

易小川已经受到了御膳房里面的太监,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。

将始皇帝的权威看的无比重要。

所以。

在嬴政赐名之后。

易小川知道。

这个事情既然始皇帝已经说出了口。

那就是金口玉律,无可更改了。

以后。

赵高这个名字就将伴随自己的一生!

一旁的嬴政。

看到这两人的反应。

愣住了。

嬴政根本不知道。

自己给易小川起的这个叫赵高的名字。

到底在两人的内心里引起了多大的波澜。

嬴政此刻的内心里,只有疑惑。

这两人是怎么了?

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反应?

难道赵高这个名字,在两人的心目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?

十分不解的嬴政,直接开口问道。

“高公子,在下赐的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妥吗?”

高要没有就这个话题聊下去。

而是巧妙的转移了话题。

面前这人,真正感兴趣的就是治国之策。

只要自己把话题往这方面引。

就能轻易的把话题转移出去。

果然。

如高要所料。

一聊这个,嬴政就来了兴趣。

瞬间把两人对赵高这个名字产生了非常反应的事情。

忘在了脑后。

“公子上次说到,要外儒内法,令在下茅塞顿开。”

“只是,在下现在还有一些问题,想要问问公子。”

说到正事。

嬴政的注意力瞬间就集中了。

问了一个自己冥思苦想,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。

因为。

虽然已经启用儒术的治国术。

但毕竟受到了法家那么多年的熏陶,思维受到了法家的限制。

嬴政怎么也想不出。

怎么能潜移默化的让民众们接受儒学的概念呢?

高要点了点头。

“请说。”

嬴政开口道:“如何才能推广儒学呢?”

高要淡淡一笑。

“当初在下学习文字、知识的时候,是我当时的先生,一笔一画、一撇一捺地细心教导,一字一句的逐个解释。”

“可以说没有先生的教导,我是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学识的。”

高要回答的似是而非。

一旁的贴身太监没有理解过来。

一脸疑惑。

自家陛下问的是如何推广儒学。

公子你光说你当年学习的事情。

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关吗?

这不是答非所问嘛。

而嬴政仿佛抓到了一丝灵感。

“公子的意思是,推广儒学,需要从学堂入手?”

高要点了点头。

“是的。”

“想要推光儒学,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,就是在大秦各地开办学院,由儒家的人在里面教学。”

嬴政一拍大腿。

已经明白了高要说的这个策略。

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“公子高论,此番计策下去,用不了几年,儒学的思想就能得到最快速的传播!”

这条策略施行下去。

想必那些儒家学子是十分高兴的。

有一天能在这大秦传播儒家的理念。

可以说是这些儒家学子梦寐以求的。

儒家众人,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。

振奋的儒家众人。

也会用心的,把他们自己学识传播下去。

法家众人,除了一些有识之士之外。

大部分人,都看不出来这个方略的意义。

因为。

这般方法,没有多年的积累。

是看不出成果的。

而像李斯,王绾这些有远见之人。

也会因为此刻手里的权力被淳于越分润了。

要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对付淳于越。

被牵扯了精力。

自然也就不会把精力放到开办的学堂之上。

而且。

这个事情还可以处理的更巧妙一些。

高要提出的是外儒内法。

既要用到儒家的治国术。

法家的这一套也是不会放下的。

想到这里。

高要开口道:“儒家的理念需要传播,法家的思想也不要放下,到时候让法家的人,也去讲课。”

开办学院之后。

自然不可能只让这些学子学习儒家的东西。

而是要让这些学子,对于儒家和法家的东西融会贯通。

这些学习到新观念的学子们。

自然不会像李斯等人这样。

潜意识里就对儒家抱有很深的敌意和抵触。

而会客观的思考。

这样,就能最快的达成高要外儒内法的理念。

而且这样,还能减轻法家众人,对于开办学堂的抵触之情。

在法家众人看来。

虽然这些学员是在学习儒学。

但是法家的东西,这些学子也在学习啊。

这,就是高要给出的万全之法。

当然,主要让这些学子学习的,还是儒家那一套天地君亲师的理念。

这些学子学习到之后。

又会自发的扩散出去。

这样。

就能达到利用儒家思想,教化万民的目的了。

“公子,真是思虑齐全啊。”

嬴政叹了口气。

更是认定。

自己隐藏身份的事情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。

如果自己暴露了身份。

面前的高公子还敢不敢说出这些话呢?

嬴政认为大概率是不敢的。

现在这样多好。

每次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。

还时不时的能蹭蹭饭。

嬴政没有发现。

此刻的高要,已经在嬴政的心里。

已经变得十分的有份量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