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坂的阳坡上,梯田参差。
虽然离丰收的时日尚早,这些山中水田却给农家带来了踏实和希望。
在山间开荒垦田,用石块堆积成田垅,或者沿着外缘修一道突出于平整田面的封闭土围田埂,以利蓄水保土,这山间农业的窍门也是邪马台人早先从勾奴邻居那里学来的!
倭人普遍将这种集迷你水库和粮仓为一体的高产良田称之为“坂田”。
扶桑世界广大,却到处都是山岳,难得有像样的大面积平野!
除了专门打家劫舍为生的海寇,无论是倭人、奴人还是毛人族,早就进化到了以务农为基本的生计,而且是所谓的稻作农业。
地广人稀、还耽搁于游耕方式的毛人族是不稀什么坂田的,他们还是老习惯,一把火将密林烧为白地,在上面耕种几年,然后另寻一块平坦的所在继续刀耕火种。而且,游耕民族的懒散习性也不愿意吃这份苦精心整修出梯田来。
但是,倭人和奴人的人口要密集得多,各方国部落之间的领地也早就相对清晰固定了。所以,古越人流传下来的这种梯山为田技术就备受少地缺地的人们重视!
邪马台除了大粮仓熊本平野那里,腹地全都是高山峻岭,要吃饱肚子,就得在坡地坂田上下功夫。
然而,修建这种梯田及相关引水蓄水设施是极其辛苦的,耗时耗人工!
不过,就如中国的诗经雅歌《正月》赞叹的那样,“瞻彼阪田,有菀其特!”邪马台农户们只要看到田里那生机勃勃的禾苗,就只会觉得温暖无比而不在意所有的付出。
山背后传来阵阵股噪声,似乎有很多人在从那边奔来。
糟啦,高处的野林中蹿来多头横冲直撞的野猪和成群的胆小奔鹿,后面几百号的筑紫人兴奋无比地一路追逐,连畜生带人群呼啸而过,将大片的坂田践踏得一片狼藉。
青苗被撞断踩翻,肥水顺坡向下流淌,眼看着耕耘者的心血就付之东流,更带走了丰收的梦想……
然而,被伤害的人们却敢怒而不敢言,眼下的情况只能让人欲哭无泪。
那些开心打猎的家伙们可不是寻常的猎户,而是筑紫国的武士,全副武装。
更有一个身材甚是高大威武的大人,骑在一只从未见过的神兽上,快捷如风地追逐着惊慌失措的猎物们,只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到了坡下数百步外。
“像是筑紫侯……”
一个眼力好的年轻后生惊呼道。他是个在乡的兵士,曾跟着本部大人多次去外乡打仗,熟悉倭人武士和领袖的情况。
在场的邪马台农人更加不知所措了。
筑紫国的侯爷亲自带队狩猎,就算告状到部落大人那里,怕是他也惹不起人家的!
再说,本来这片山地的归属就有争议,是当年本国军队打败了筑紫人,头领才奉邪马台城的命令带着大家来这里安家落户的。北边山下的那条山溪,是这些年来俩家之间默认的分界线,对岸就是筑紫人的田庄。
在本地邪马台农户们的印象中,除了偶尔会有筑紫的猎户越界,如此大规模的对方军队狩猎还是第一次目睹,也不知道他们的侯爷唱的是哪一出!
反正,饿肚子是难免的了……
就算在春日再种一茬新的稻种,重新修好这些坂田又得大费周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