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,带方太守果然派来了专使,古尔王果然还是畏惧对方深究此事……
至于人数,是自己刻意隐瞒掉了大头。
绊脚石主要是公孙恒、公孙弘俩兄弟和他们的亲族子弟,公孙邑的其他人可是自家早就眼馋很久的,那些能工巧匠们岂能随随便便地就送还给晋人。
自己早就谋算好了,只派军队捉拿来那俩个老鬼与他们的族人亲信,其他的无论男女老少,一个不少地罗致自家门下,大部分安置在海滨那座将成为明日之珠的沙氏旧邑,一部分安置到泗沘城,一部分安置在自己的军中。
交差时,凑上个三百多人,拿出这点数量的奴隶对自家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!攻打公孙邑时遇到了抵抗,长途押解又死了一些,完全可以为对方理解,何况带方太守还是自己生意上的朋友!再安排几笔大买卖,这件事情从此就尘埃落地了……
可是,千算万算,居然还是被狡猾多端的公孙恒躲过了。这老东西和那些让人眼热的属从们到底藏到哪里去了?!
一名部下从外急匆匆跑进了军帅殿。
“启奏将军,我军斥候的快马急报,高句丽人三千劲旅开进了濊人不耐侯的领地,看样子是想让不耐各部向他们称臣纳贡。”
沙宇懋闻奏,赶忙收摄精神。那同为扶余族的高句丽君臣可是劲敌。他们先前曾被魏人名将毌丘俭杀得连自家国都都丢了,大王高宫躲到了北沃沮人那里避祸;可是,如今高句丽人不仅恢复了元气,还屡屡针对东面和南面大举扩张势力!
对付这支眼下侵入百济国北邻的高句丽军,可半点都马虎不得!
天空青蓝,远海幽碧,连日的西北风强弱正适宜!
港湾中的舰船上,公孙军旗帜飒飒飘展;甲板上的人们,各就各位。
“扬帆!”当先的盖海楼船上,水师统领公孙化一声令下,站在最上层爵室外后甲板上的传令兵用旗语发出了出航的信号。
看着朴紫绶身手敏捷地将船头的桅杆固定好,又调整好硬帆的角度,公孙映用韩语对他大声喊道:“紫绶,你到我身边来。”
公孙映、公孙澄诸人所在的也是一艘三层的盖海楼船,人手要比水师统领公孙化的旗舰还多些,位于舰队航行序列的偏中位置。
这些大小舰船与传统的汉家楼船并不尽然相同。设计和建造上都采用了吴越之地的先进造船方法,还增添了大爷的不少奇思妙想。
自己的父亲公孙渊虽然是曾祖和祖父的不肖后人,轻率与东吴交往而惹来灭门之祸,但他当年做下的一桩缺德事情却让公孙水师深受其益。
公孙渊翻脸扣留了孙权派到辽东的水师,得到了人家的所有舰船和一万水军将士,更由此得以掌握当世最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。
大爷公孙弘,因为向来是技术控,被派去向吴人学习其中玄妙,进而让公孙氏的造船水平独步海东。而且,大爷还将自己的不少构思应用到公孙邑打造的战船上,可谓在一定意义上更上层楼!
以自己乘坐的这首中军指挥船为例,船底改造成了弧尖底,进而相比传统的中原平底船舶在吃水上大为改善,降低了楼船的重心,提高了抗风浪能力。大爷还发明了升降舵,可以有效调整船行水中的深浅。纤绳、大橹、帆、楫、舵等的改良,同样对增强舰船的机动性作用多多。
这艘指挥舰,楼船的一层曰庐,二层曰飞庐,最上层曰爵室。单船满载可以搭乘二百多人!
眼下虽然只有六十余人,但底舱中央的“压仓石”依然能够较好保证稳定性。那“压仓石”实际是个沉重的大石球,装在大爷精心设计的机械座构里,不论船身如何倾斜,都可以自动地滚动以发挥平衡效应。
按照大爷的构想,整个公孙军的舰队应由多达九类不同型号、功能与结构的船只组成:盖海、飞云、桥舟、斗舰、艨艟、先登、斥候、驰马、走舸。可惜,没有时间完全达成大爷如此宏伟的构想!
朴紫绶是自愿加入这支公孙军的。
他在得悉公孙氏的出海意图,尤其是公孙澄说的有意压制对付出云海寇的打算后,想起了曾经为奴十多载的往事,加上知恩图报之心,坚决请求加入公孙水师。
朴紫授告诉公孙澄和公孙映,至少,他曾在出云城待过很长时间,还随奴隶主去过屈服于海寇淫威下的不少瀛洲地方,公孙军一定用的上自己的!
他的父亲,日向州弁韩居柒山人的首领朴栗满咄,也支持自己这个从海寇虎口逃生的儿子的决定,他想看到朴紫绶为他两个死去的哥哥讨还血债!希望自己的族人能最终免于对海寇恶鬼们的恐惧!
最终,不仅朴紫绶加入了公孙军,还带来了五十名居柒山人的部落战士,多数都是先前被卑阳他们救出而幸免被异国奴隶主奴役的勇士。
猎手捏毋摩也加入了。不打不相识,公孙澄很是欣赏这个强壮勇敢的汉子,选他做了自己的亲随卫士,还给他起了个正式的名字――朴胜凛。
如今,舰队的每一艘舰只上,都有若干名居柒山战士,不过都按照公孙军的情况统一装备和训练。
眼下,大家的心情都很振奋。盐土老翁仙人指路,人手上增加了五十多生龙活虎的弁韩丁壮,老天又给脸……
公孙映的心,早已飞向了神秘瀛洲上未知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