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与生活中接连遭受打击,直叫易中海几度濒临崩溃边缘。
不过杨辰却不认为易中海会一直低沉下去,因为养老早已经深入他的骨子里。
为了这个执念,易中海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,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牢牢掌控住贾东旭。
话说得难听点,哪怕贾东旭人不在了,可是易中海依旧重新挑选新的养老人及其养老备胎。
这样的易中海,可怜,更加可恨。
本来吧,养老无可厚非,也很简单,无非就是领养一、两个不懂事儿的孤儿。
老话讲,养育之恩大于天。
只要真心诚意对孩子好,真心换真心,想来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不是白眼狼。
只不过心思复杂的易中海总会下意识把事情弄得复杂化。
这个过程中,聋老太太也是幕后推手。
对于聋老太太而言,易中海和王翠兰夫妇是她的‘仆人’,平日里负责照顾她的日常生活;傻柱则是她相中的‘厨子’,平日里负责给她做好吃的。
试想,如果易中海跟王翠兰夫妇早早的领养一、两个孩子,那他们还会尽心尽力的照顾聋老太太吗?
显然不可能,所以聋老太太一直潜意识影响易中海,只为促使易中海下意识道:“领养的孩子不可靠,也靠不住。”
长而久之,易中海自然也断了这个念头。
所以说,在95号院里,养老集团算计他人的同时,也在彼此算计。
不知不觉中,时间来到礼拜五。
这几天时间里,后厨员工们也相继落实了工级考核。
在红星轧钢厂,厨师等级最高只有6级,每个月工资48.5元。
如果担任相应食堂的班长,每个月还有2块钱的额外补贴。
杨辰这边自然也有,而且还是每个月5元钱的补贴。
这样一来,杨辰每个月至少可以拿到98.5元及其票据。
厨师在外,后厨员工们主要是帮工,也就是合同工。
合同工不是正式员工,工资待遇也较低,进厂第一年每个月18元,第二年20元,第三年22元。
年满三年后,如果合同工没有转正的话,那么工资也不会改变。
所以相对于工人们而言,后厨绝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比较低。
即便如此,能进红星轧钢厂当个员工,这依旧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。
就拿四九城中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来说,他们每天早出晚归,风雨兼程,一个月下来也就20到30元。
放在21世纪,这点钱也就一顿便餐。
可是眼下这个年代里,这点收入足够养活一家老小。
可以这么说,月收入超过50元的话,那绝对是妥妥的高薪。
这几天时间里,杨辰白天一直没有闲下来过。
这不,除了李怀德·李主任,包括杨厂长在内,厂领导们每天都会点名让杨辰负责小灶,也就是干部招待餐。
但凡吃过之人,哪怕再挑剔,那也没有一个人说不好的。
特别是杨辰精心烹饪的药膳。
俨然间,药膳已经成为红星轧钢厂的特色,以至于四九城中不少部门的领导都慕名而来。
这也让杨辰的名声迅速打响,并广为流传出去。
“师傅,这是您的饭盒…”
“马主任和王秘书那边没忘记吧?”
“放心吧师父,人手一份,都有。”
“成,你们收拾完以后也下班吧,至于饭盒?我还是那句老话,做人做事都得低调。”
这般说完,接过周勇递过来的两个饭盒后,杨辰径直离开。
虽然杨辰不缺这点吃的,不过正如马主任说的,为了让厂领导们吃得放心,他必须拿。
不过杨辰不是原剧中的傻柱,更不会吃独食。
每次小灶结束后,他只拿一小部分,剩余的都会平分给马主任等人。
就连帮厨的周勇,张伟,以及刘莹等人也能分到一个饭盒。
“石头,今儿值班呢?”
“嗯。对了排长,明天晚上聚会的事儿,您可别忘了。”
“放心,忘不了。石头,来,这俩饭盒你拿着,夜里跟兄弟们分着吃。”
放下饭盒,不等王磊拒绝,杨辰已经蹬着自行车离开。
“王队,杨副主任人真是太好了,短短一个礼拜不到,兄弟们都跟着您混了好几顿吃的。这且不说,关键是杨副主任那厨艺真是绝了。”
在红星轧钢厂保卫科,王磊是个小队长。
“所以兄弟们,以后都把罩子给我放亮点,这要是有人胆敢找排长的麻烦,到时候都知道怎么做吧?”
“放心吧王队,真要那样的话,到时候不用您出马,兄弟们一准儿让他好看。”
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,自然也不乏大大小小的圈子。
杨辰把饭盒留给王磊,一方面是他不缺这点吃的,另一方面则是让王磊趁机跟同事们较好关系。
说白了,杨辰这是有意识照顾并提携昔日的战友。
几分钟后,杨辰返回95号院儿。
“三大爷,真是不好意思,我妈那个人您也了解,所以您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。这是上个月欠您家的票钱,这点瓜子花生您也别嫌少…”
贾东旭说完,泪眼迷离尽显楚楚可怜的白莲花·秦淮茹立马哽咽道:“三大爷,我家的情况您也了解,全家四口人就东旭是城市户口,粮食再怎么节省,那也是不够吃的。这以后啊,您家要是有多余的粮票,您可一定要多多帮村才是。”
原来今天下午下班后,贾东旭就去附近的供销社里买了不少东西。
回到四合院,吃过晚餐后,贾东旭又带着秦淮茹挨家挨户的还钱,并奉上赔礼的礼品。
显而易见的是,易中海失势后,贾东旭这妈宝男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,所以这才想着及时亡羊补牢。
“杨副主任,等等…”
秦淮茹突然叫住杨辰。
“有事儿?”
“杨副主任,是这样的,您家似乎就您一个人住在四九城,想来粮票也用不完,您看要是方便的话,您能不能把多余的粮票转给我们家啊?”
原来秦淮茹这是打起杨辰的注意了。
“秦淮茹是吧?我确实是一个人不假,可我每个月也就不到30斤的粮食供应,这种情况下,你认为我还有吃不完的粮食?”
语落,不等秦淮茹说什么,杨辰已经阔步离开。
……